美国作家,《艾格尼丝·史沫特莱展》之一_

最后更新 :2022-11-15 09:01:37

艾格尼丝·史沫特莱是著名国际友人、美国作家、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为传承红色友情,以民间形式促进中美民心相通,2022年11月8日,北京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联合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等相关单位,举办了“纪念史沫特莱诞辰130周年研讨会”,并启动了《革命人生—艾格尼丝·史沫特莱》线上图片展,展示了由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图书馆提供的史沫特莱生平简介及相关历史照片50余幅。

展览内容

前言

美国革命作家艾格尼丝·史沫特莱(1892-1950)是中国人民友好而忠实的朋友,她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战场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今,这位杰出的革命女性—史沫特莱,离开我们已经七十载。

1892年2月13日,史沫特莱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的一个贫苦家庭。这样的生长环境为她在日后不辞劳苦为底层人民发声奠定了基础,不幸的家庭遭遇与颠沛流离的童年也锻造了史沫特莱独立坚强的个性。青年时期的史沫特莱就读于坦佩师范学院,她曾做过教师,编辑过提倡节制生育的刊物,当过社会主义报纸的记者,也曾因参与印度脱离英国殖民统治的集会而入狱。1928年底,史沫特莱作为记者来到中国,她将全部精力、才情和激情投入到了中国革命事业当中。在中国的12年间,她访问了中国广大地区,接触过各阶层人士;在上海参加中国进步文化运动,协助宋庆龄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她是第一位跟随中国八路军采访的外国女记者,足迹遍布中国华北、华中的大部分抗战地区;她组织医疗活动,用行动召唤更多的国际友人为中国抗战出力;她写下多部作品,向世界传递中国革命斗争的声音,真实地向世界介绍了中国军队尤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浴血抵抗日本侵略的英勇事迹。在战乱纷飞的动荡年代,史沫特莱在中国停留了十二年,直至1941年因病才返回美国就医。回到美国之后,她依然带病笔耕不辍,到处演讲,为中国抗战奔走呐喊,不辞劳苦地筹集善款,直到生命的终结。1951年5月,按照史沫特莱的遗愿,她的骨灰安葬在北京八宝山公墓。

今年是史沫特莱一百三十年诞辰,为纪念史沫特莱对中国革命事业作出的重要贡献,重现其历史风采与传奇的革命人生,由北京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北京大学斯诺研究中心、中国日报社“新时代斯诺工作室”、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图书馆共同合作举办了《革命人生——艾格尼丝·史沫特莱展览》。本展展出的图片、文献均为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图书馆丰富的历史文献馆藏。以此展纪念中国人民永远的朋友艾格尼丝·史沫特莱。

【图片】艾格尼丝·史沫特莱于延安留影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图书馆特别馆藏

1892年2月23日,艾格尼丝·史沫特莱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奥斯古德的一个新兴的农场小镇。查尔斯·史沫特莱和莎拉·莉迪亚·史沫特莱一共孕育抚养了五个孩子,艾格尼丝排行老二,一家人在奥斯古德平静地生活着。1903年,艾格尼丝·史沫特莱的父亲查尔斯离开小镇去做医生学徒,他在一年后回归家庭,但依旧穷困潦倒。1904年,艾格尼丝随她的家人搬到了科罗拉多州东南部的一个小镇,她的父亲在矿井上找了份工作,但这份微薄薪水无法负担起这个七口之家的生活。年幼的艾格尼丝和她的兄弟姐妹们为了贴补家用,经常在附近做廉价劳工。1905年,一场洪水夺走了史沫特莱一家所有的财产。16岁的艾格尼丝在朋友的鼓励下去新墨西哥州参加了教师资格考试,她顺利地通过了考试并找到了一份月薪40美元的工作,这是她第一次尝到成功的滋味。这份工作艾格尼丝一干就是好几年,直到1910年她母亲去世。在短暂的杂志编辑生涯后,她搬到了亚利桑那州,并在坦佩师范学院(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前身)继续学习。艾格尼丝于1911年嫁给了厄恩斯特·布伦丁,最后以分手而告终。之后她去了加利福尼亚和墨西哥,随后又横跨半个美国到了纽约。在纽约,她与中国的故事才刚刚拉开帷幕。

初到纽约,艾格尼丝·史沫特莱为在纽约大学任教的拉拉·莱帕特·拉伊做秘书。在与拉伊的相处过程中,拉伊教授史沫特莱印度历史与社会党相关知识。史沫特莱逐渐成为了一名支持印度独立运动和有着社会主义精神的记者。1919年,史沫特莱被短期监禁,之后在美国女权活动家玛格丽特·桑格的帮助下得以被释放出狱。出狱后,桑格还给史沫特莱安排了一份工作:在桑格不在的期间,代替她处理《节育评论》的各项事务。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史沫特莱已经成为妇女权利和社会主义团体中的活跃分子。1925年到1928年,史沫特莱大部分时间都在德国柏林度过,在那里她上了一些大学课程。1928年底,史沫特莱作为《法兰克福日报》的特派记者前往中国。1929年,史沫特莱来到了上海。在上海期间,她参加中国进步文化运动,协助宋庆龄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与宋庆龄、鲁迅等人建立了亲密友谊和合作关系。与蔡元培、鲁迅、林语堂、胡适、杨杏佛、丁玲、徐志摩等人交好。史沫特莱亦是鲁迅、茅盾等左翼作家的密友。她帮助鲁迅和茅盾在国际上发表文章,还将德国艺术家凯绥·柯勒惠支介绍给鲁迅,为中国版画的发展做出了卓绝的贡献。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发生时,史沫特莱就在西安。她将西安事变的真相传向世界。1938年夏天,她随八路军一同前往延安。1939年,她奔赴抗日前线,并写出了新四军顽强抗争、争取独立的感人新闻报道。1940年,由于身体不适,她搬到香港,继续报道中国的反抗斗争。

1941年,史沫特莱回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不久后她又回纽约,担任大学的客座讲师,她常常作为中国问题专家被邀请演讲,讲述她在中国为人们争取自由的精彩经历,讲述中国抗日战争的真实情况,并呼吁援助中国抗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的对华政策发生了转变,但史沫特莱依然坚持支持中共。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身体健康每况愈下。史沫特莱与病魔做着旷日持久的斗争。新中国成立后,中共邀请她前来中国,在转道伦敦途中因病逝世于1950年5月6日,但她并没有被中国人民遗忘。1951年5月,按照史沫特莱的遗愿:“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中国,我的心灵在任何地方都未能找到安宁,我希望我的骨灰能和死去的中国革命者同在”,她的骨灰安葬在北京八宝山烈士公墓,朱德亲自为她题写碑文:“中国人民之友 美国革命作家 史沫特莱女士之墓。”

史沫特莱成为革命战士的成长历程,将分四期陆续推送。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作者:刘 萌

编辑:刘鑫慧

- END -

sta潮牌(sta潮牌官网加盟)

stahood可以退换吗?stahood如果有质量问题是可以退换的。stahood是西安本土潮牌,从2007年...

湖北省优秀留学回国人员(湖北省留学生)

武汉举行在汉港澳台侨归国留学人员教育政策宣讲会极目新闻记者李庆通讯员姚丹周凡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