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村,“双助推”政协委员在行动|杜武:立足委员身份 以“文化”为媒 激发乡村活力_

最后更新 :2022-12-08 15:02:11

杜武是大理镇西门村委会中和自然村的村长,也是一名市政协委员,从小就立志振兴家乡的他通过多年来的不断探索和努力,团结带领村民走出了一条以“文化”为媒,激发乡村活力的新路子。

走进中和村,首先看到的就是村心道路干净整洁,路旁白色的茶花迎风绽放,一栋栋民居小楼窗明几净,偶尔飘来动听的乐声,好似在歌唱村民的幸福生活。很难想象,这个美丽的村庄在以前却是一个偏僻落后的村子。

杜武

市政协委员

过去我们村子比较偏僻,基础设施方面比起其他村子还是比较落后的,环境方面也是比较差,出租车司机听说要到我们村都不想拉或者要加钱,很不方便。现在我们村的整体环境有了很大的提升,基础设施有很大的改善,老百姓的信心也有了。

杜武生于1991年,是土生土长的中和村人,高中毕业后他怀揣梦想,进入村委会工作,开始了家乡建设的漫漫征途。在无数次的学习、探索后,杜武紧紧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有利契机,把目光锁定了大理大学,希望通过大理大学的资源,振兴中和村。

孙聪

大理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

2021年1月份起,我们学校派驻三位博士进入中和村来助力乡村振兴,同时通过学校的资源,把一些文化家、艺术家引入到中和村,他们或在中和村开工作室,或是一段时期的短期驻留,以作品的形式来支持中和村的发展。

2021年3月13日,中和村携手大理大学在村里创办了“中和书院”并把全国名家字画引入乡村,让中和村更多的乡亲与后辈能够零距离接触到中书协、中美协、中央美术学院等名家艺术作品,从而启发、激发他们对书法、绘画等传统优秀文化的兴趣。

工作中,杜武以“中和书院”作为平台,探索出以人才建设为核心,以艺术家驻留、艺术与创意产业孵化为依托的艺术乡村振兴之路。他帮村民统筹合理规划租赁村里闲置的老院子25院,以盘活庭院吸引艺术家“筑巢”中和村的思路招商引资,给村民带来2500多万的收入,其中不仅有多家各具特色的民宿,还有中和回响、中和画馆、嘉木烧陶器、云工开物、凡小星工作室的艺术家工作室,浓厚的文化氛围正逐步形成。

杜武

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大理大学的帮助下,我们村汇集了很多人才,也带动了我们村的人才培养。现在整个村的方方面面都有所提升,村民的发展思路等各方面都有了改变。

中和村原本是一个传统的农业村,除种植业外,不少村民还靠传统手艺来维持生计,铁匠就是其中一项。据杜武介绍,中和村有十多位村民就有这个手艺。在杜武的引导推荐下,中和村的铁艺也玩出了新花样。

邓虎藏

漆悦漆器工作室负责人

我们找村上的铁匠师傅,请他们做一些陈列的柜子,在做的过程中发现一些废弃的材料可以做日常生活中的用品。我们就试着用这些废弃材料去做,最后做出来的效果非常好。

从原来的生锈铁皮到充满美感的茶艺用品,不仅是变废为宝,更是艺术价值的升华。

如今的中和村,早已不是以往的模样。2021年,中和村实施人居环境提升改造与绿化美化工程,中和村容村貌正悄然发生变化,变得更加干净整洁、文明有序;增强了群众归属感、幸福感,来中和村租房康养的外来游客越来越多,许多村民也获得了收益。

杜武

担任市政协委员后,我更感到责任重大,我将全力以赴履好职,同时发挥优势、凝聚共识,将书院建设好,助力乡村振兴。

杜武说,未来,将持续与各地文联、书协、美协等机构保持紧密联系,不定期举办书画艺术展览,并着力培养书画艺术界人才。同时依托“中和书院”,让孩子们能够零距离地接触名家艺术作品,从小在心里埋下美学的种子,引导他们更好地学习书画艺术,为积极营造渲染浓郁的艺术文化氛围和投身社会公益事业贡献出更多力量,让乡村从内而外地焕发活力。

记者:黑浩川 杨文艳 周华

编辑:陈琳玲

值周:胡亚玲?张辉?

主编:李胜

- END -

编麻花辫(儿童编发|简单易学的可爱小女孩麻花辫,所有的宝妈们都能学会)

儿童编发简单易学的可爱小女孩麻花辫所有的宝妈们都能学会欢迎投稿爆料请联系商务赞助请...

华威大学留学(华威大学申请条件及流程,华威大学申请保录取绿色通道来了)

华威大学哀求条件及流程华威大学哀求保登科绿色通道来了弁言这是群众号索斯英国留学关于...